English

中国现代社会史研究刍议

1998-04-10 来源:光明日报 李金铮 我有话说

新时期的社会史研究,拓宽了历史研究领域,开阔了历史学者的视野,曾被人们认为枯燥乏味的历史论著变得丰富多彩起来。但热闹的主要是中国古代社会史和中国近代社会史,中国现代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。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现代史学者的研究嗅觉不够敏感。

参照一般社会史的研究范畴,根据中国现代史的特点,中国现代社会史应当主要研究1919—194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生活、社会关系及其社会变迁。其内容可归纳为七个方面:第一,社会环境与生存条件。这主要指中国现代社会,尤其是社区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、经济环境、人文环境和政治环境。第二,社会构成。它主要包括人口、家庭、家族、阶级阶层、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、民族等等。第三,社会生活。它主要指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方式,即物质生活、精神生活、民风民俗等。第四,社会关系。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现代社会各种层次的人际关系及其网络,如通过婚姻结成的姻亲关系,由地域引起的乡邻关系等等。第五,社会意识。这主要指普通民众的社会意识,包括政治意识、伦理道德意识、宗教信仰和迷信等。第六,社会问题。这一点主要涉及中国现代社会诸如赌博、卖淫、盗匪之类的社会弊端及其防治;灾荒及其防治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,值得研究。第六,社会变迁。它的重点在于中国现代社会形态的演变,如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转变。

如何建立起中国现代社会史研究的框架并使之步入正轨呢?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应值得注意。第一,要有理论上的准备。研究中国现代社会史的理论方法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: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社会史的论述;二是借鉴国内外社会史学者的研究理论与方法,尤其要注意西方社会史流派的成果;三是引进与社会史相关的学科理论与方法,如社会学、文化人类学、家庭学、人口学、民俗学、心理学、语言学等。另外,不能以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代替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,防止将社会史变成历史社会学。

第二要挖掘社会史料。首先应搜集历史文献资料,包括报刊、图书、档案等文字记录及照片、录音、录像等声像记录。其次是调查活资料,即通过调查、采访抢救许多图书馆、档案馆无法得到的生动资料。再者要了解文物遗址资料,增强对社会史现象的感性认识。最后,文艺作品也是社会史资料的重要来源。

第三要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史、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知识。如前所述,社会史的特点之一是持续性、稳定性强,不少古代、近代有过的东西,到现代仍在延续和发展。譬如盗匪,古代有,近代有,现代也有。不弄清中国古代、近代的盗匪状况,就很难研究中国现代盗匪问题。就此角度而言,距离今天越近的社会史,研究起来就越困难,它需要此前的社会史知识作基础。

第四要与其他历史领域与历史现象结合起来研究。社会史现象不是孤立的,其生成与发展同政治、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,反过来又对它们产生影响。因此,不能就社会史研究社会史,这是所有社会史学者尤其应该注意的问题。

第五要注意整体研究与区域研究、专题研究并重。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赖、相互促进的,过于强调哪一个方面都失之偏颇。任何初学者都是先从通史中获得基本知识,然后转入具体研究的。因此,社会史整体研究有助于指导区域社会史研究和专题社会史研究。反过来,社会史的整个框架体系又依赖于区域社会史和专题社会史的研究,后者有助于社会史体系的完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